电子工业基础教学大纲
课程名称: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
课程课时:理论35课时;实操63课时
课程类别:理论+实操
考核方式:理论闭卷考试
一、目的
使公司的各层工作人员能够正确地识别日常操作中常用的各类元件,结合产品学习并应用以下基础知识:
从外观能看出该元件的种类﹑ 名称以及是否有极性、方向性。
从元件表面的标记能读出该元件的性能参数﹑ 容许误差范围等参数。
能识别各类元件在线路板上的丝印图。
知道在作业过程中不同元件须注意的事项
二、基本要求
1、讲授与实验相结合,围绕基本概念、元器件工作原理、结构和应用为主进行教学。
2、本课程应保证学员有充分的实验时间,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,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。
3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,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电子元器件的问题,提出问题,分析问题,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第1章 电子材料
第2章 电阻器
第3章 电容器——重点
第4章 电感元件
第5章 电接触件
第6章 半导体晶体管
第7章 集成电路
第8章 显示器件
第9章 压电器件
第10章 电声器件
第11章 片式元器件
三、课时分配
项目 | 课时 | |
工作要求 | 一、电子工业基础——电子元器件理论 | 35 |
二、电子工业基础——电子元器件实操 | 63 |
四、其他教学要求说明
本培训采用理论加实操相结合的教学方式。老师用理论与实操讲课,操作演示后并实际操作演示;以老师讲课为辅、学员实操为主,培训课时共98课时,培训时间共14天,每天7课时。培训结束后,闭卷考试,满分为100分,70分以上为及格。
在线客服
客服咨询
官方微信
返回顶部